桐叶封弟辨柳宗元
古之传者(1)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2)戏(3),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4)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5)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6),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7)过也。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8),要归之大中(9)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10)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缺缺(11)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或曰:封唐叔,史佚(12)成之。
注释:
(1)传者:文字记载,著作。
(2)小弱弟:周成王之弟叔虞。
(3)戏:开玩笑。
(4)时言:及时进言。
(5)苟:不严肃,轻率。
(6)妇寺:宫中的妃嫔和太监。
(7)遂:铸成。
(8)优乐:嬉戏、娱乐。
(9)大中:指适当的道理和方法。
(10)驰骤:被迫奔跑。
(11)缺缺:耍小聪明的样子。
(12)史佚:周武王时的史官尹佚。
本篇题为《桐叶封弟辨》,以下说法中,对此标题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辨是辨伪的意思,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考证史书上记载的桐叶封弟一事,证明其并非周公之所为
B、辨是辨明是非曲直的意思,作者写作本文是为了借桐叶封弟一事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
C、辨有辩解之意,作者就桐叶封弟一事为成王辩解,认为戏言没有错,无须当真
D、辨有辩论之意,作者与古人隔空辩论,而自己的观点也在双方的激烈交锋中展现得更为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