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食品  快递      www  民事主体  网络营销  代理  东莞市  橡塑 
点击 291回答 1 2022-06-29 01:09

如来藏佛心是受染还是清净的?

已解决 悬赏分:80 - 解决时间 2022-06-29 22:00
【◆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如来藏佛心是受染还是清净的?

【◆参考答案◆】:本质是清净的,但目前是受染的,所以说众生有如来藏佛心不代表就是佛。弥勒以九种比喻说明了现行受染心:(1)被莲花包着的人们看不见的佛像。(2)蜜蜂腹中藏的蜜汁。(3)被糠皮包裹着的精米。(4)掉在粪坑里的金块。(5)藏在地底下的宝藏。宝藏没有开发出来以前,地上的众生仍然受穷,什么也没有,一旦发现地底下有宝藏,开发出来的时候,马上就会变成富翁。(6)可成大树的小小的树种。一粒小小的种子,如果埋在地里可以变成大树。(7)破衣裹着的佛像。没有显现,不被人重视。(8)贫妇腹中的转轮王。很穷的妇人怀着转轮王胎,一旦转轮王生出来,马上变为转轮王的母亲,成为显贵。(9)泥模中的金佛。泥模子没有打开,只是泥块,打开泥模子,金光灿烂的佛像就会出现。这九喻比喻人身上的如来藏——佛性。修行犹如剥去莲瓣取佛、如杀蜂取蜜、如剥糠取米、如粪坑取金、如开发地下宝藏、如育种成材、如去衣得像、如贫妇生转轮王变得大富大贵、如打碎泥模显现金佛。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能简略介绍一下时轮法吗?

【◆参考答案◆】:时轮是格鲁派无上密部五大本尊之一,具有独特的理论见解和修持方法。时轮部的天体宇宙和生命转世、解脱学说,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完整庞大的理论体系,仅从理论上研究它的人也够研究一辈子。过去我们藏传佛教的大师,有的一辈子就研究时轮法一门。宗喀巴的大弟子克珠杰大师的著作中,大部头著作有6部,专门解说时轮。不要说研究,光看一遍时轮资料也要几个月甚至半年,理论相当深广。时轮法在藏传佛教无上密中是独具特色的大法,于公元11世纪(公元1027年)传到西藏,然后许多人开始研究和修持。在宗喀巴时期,由于宗喀巴大师的弘扬和重视,在理论上更提高了一步。过去有专门修时轮的教派叫觉囊派,现在这个教派衰败了,可能还有个别人在修。现在藏传佛教中对时轮研究最深、弘法影响最大的还属格鲁派。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四大皆空的“四大”是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指地、水、火、风为四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八万四千法”的“法”指什么?

【◆参考答案◆】:"法"是dharma(达摩)的译名。佛教中对"法"的含义有许多种解释,但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含义:①存在、事物、所知对象;②道路、悟境;③文化、生活习俗、生活方式;④慈善行为,纯洁高尚的德性;⑤教义、教言、修道行为,等等。对佛经中出现的"法"这个词,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地理解,不能光凭辞典的解释。辞典中的词是死的,语言环境中的词是活的。佛法若无传承,光靠经典和辞典对经义永远也得不到正确的理解。"八万四千法"的"法"是指教理和方法。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一体三宝

【◆参考答案◆】:又名同体三宝,或同相三宝,意谓三宝中的每一宝,都圆具三宝之义。即佛中含觉照义,是佛宝,含轨则义,是法宝,无违诤过,是僧宝;法系佛法身,是佛宝,凭之能出三界,证涅盘,是法宝,依法修行,是僧宝;僧具观智,是佛宝,具轨则,是法宝,具和敬,是僧宝。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6)【◆题库问题◆】:[问答题] 寂天菩萨说:“这部论的内容经论中已有,我的诗韵也不善巧,所以造论的动机不敢说利他。”他是真的无利他心,还是另有密意?你是如何理解的?

【◆参考答案◆】:另有密意。寂天菩萨说自己诗韵不善巧和无有利他心,这是谦虚的说法。他的密意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让我们后学者了知,真正的佛法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词句来修饰,关键是要有利益众生的教言在里面。另一方面是让后学者懂得谦虚,摧毁自相续的傲慢,因为傲慢是修学佛法的最大障碍,有了它,就见不到别人的功德和自己的过失,对自己会有满足感,从而失去了增上学问和修行功德的机会。所以,寂天菩萨虽然在智慧、修行境界等方面非常了不起,但仍在众生面前示现谦虚,正如贡塘丹毕准美尊者在《水木格言》中所说:"具诸功德智者,无有慢心调柔,负有累累硕果,妙树垂头而住。无有功德之人,趾高气扬傲慢,无有果实之树,直立乃为规律。"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七贤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最佳答案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2-06-29 02:17
【◆题库问...
网站首页  |  营业执照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