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问题◆】:[填空题] 明末四大高僧是指:()、()、()、()。
【◆参考答案◆】:云栖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2)【◆题库问题◆】:[单选] 何谓随喜功德?()
A.顺从众生的心意,为众生服务
B.见到众生做善事,内心感到欢喜
C.以许多珍贵的物品供养佛陀和十方菩萨。
【◆参考答案◆】:B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3)【◆题库问题◆】:[问答题] 有些人想:“算命的说我能活到八十岁,所以我今天肯定不会死。”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对。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想法而已,其实谁也没有"今天不死"的理由。人寿皆由业力感召,善恶业成份不断变化,寿命也不停变化,而算命先生无法测准业力变化。大家都知道袁了凡居士,他的一生充分说明了这点。算命先生的卜算难以成立"现在我们不会死亡"这种观点,其它理由也无法找到。所以,谁也不敢保证今天不死。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4)【◆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因明中说“共相是真实的能诠、所诠,以及真实能诠、所诠不存在”,二者是否相违?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二者不相违。因为在因明的胜义谛中,遣余本身的真实对境不成立实体的缘故,共相本身即是无实法,所以站在胜义的角度,真实的能诠所诠是不存在的。比如,能盛水的器皿叫做瓶子,它不能叫柱子,从实际意义上或者它的自相上讲,这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在瓶子的自相上与"瓶子"的名称并没有直接相关的联系。正是因为共相遣余没有真实对境的缘故,它可以错认为事物的自相,也即是我们的相续当中,有与它的自相错认一体的习气和习惯存在,这样一来,依靠它就可以了知。比如,我们现在把能盛水的器皿叫做瓶子,而不会把它叫做柱子、牦牛的原因,就是与我们无始以来的迷乱习气和这一世暂时迷乱习气的串习有一定关系,这样任何一个东西在自己的脑海当中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概念。所以,如同说"石女儿的本体不存在"以及"石女儿的名言概念存在"一样,前面的两种说法是不相违的。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5)【◆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如何遮破“借助术语知关联,错乱关联无所需”的观点?
【◆参考答案◆】:对方所谓的"术语"实际是没有经过详细观察而承许的,如果真正观察,则不超出对自相或对共相或对自相与共相误为一体这三者任何一种使用术语,若如此没有错乱的话,就没办法将外境取上相应的名称。原因是:假使自相与义共相二者无有错乱而对自相取名,势必会招致对外道所说的过失;倘若对义共相使用术语,则对声闻宗所说的过失又会降临头上;如果按照最后一种,也就是自相共相误为一体而安立,那就是在证实我们的观点。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6)【◆题库问题◆】:[问答题] 有些人认为所谓“中阴”,是藏传佛教独有的说法,汉传佛教中根本没有听说过。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对。佛在很多经典中都提到了今世、来世、中阴,不仅是大乘的显宗、密宗,就连小乘的《俱舍论》中,也将中阴的经过讲得非常清楚。如果你不承认中阴的存在,那也不应该承认晚上的梦境和白天的经历了。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7)【◆题库问题◆】:[填空题] 「法身」是:()的聚集,「报身」是()的聚集,「应化身」是()的聚集。
【◆参考答案◆】:理法;智法;功德法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8)【◆题库问题◆】:[问答题] 在传讲《大圆满前行》之前,为何要先讲《胜利道歌》?这个道歌来源是怎样的?